茶卡盐湖海拔 你的身体能承受多高海拔

你的身体能承受多高海拔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会出现高原反应!许多美丽而宁静的风景往往就在远离城市的人迹稀罕高原地区,像就国内稻城亚丁、玉龙雪山、茶卡盐湖、青海湖等拥有高耸入云的雪山、碧蓝辽阔的湖水,山花遍野的草地,宁静而悠远 。许多想去游玩的小伙伴因为担心高原反应而迟迟不敢出发 。
青海平均海拔3000左右,一般人都能适应 。高反是一个适应过程,有的人适应的快,有的适应的慢 。只要年龄不是太大,身体不是特别虚弱,没有一些慢性疾病,(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不适宜高海拔地区),并且准备充分,一般青海,甘肃环线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很多轻微高反都是由于个人心里原因或休息不好造成的假性高反,如果实在不放心,可在来高原之前一两个月内服用红景天之类的抗高反保健品反应的人建议服用丹参滴丸,肌苷口服液或口服洋参含片,会在到达高原一至两天内适应后逐渐恢复 。
茶卡盐湖(也叫 达布逊淖尔)“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为青盐的海 。它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地处109、315国道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也是历史上商贾、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 。茶卡盐湖湖面海拔3100米,总面积105平方千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面积 。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高原反应 。
你的身体能承受多高的海拔?

茶卡盐湖海拔 你的身体能承受多高海拔

文章插图
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及人体适应状况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 。
【茶卡盐湖海拔 你的身体能承受多高海拔】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 。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当然也有喜欢挑战的极限人类会挑战海拔超8000米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
高原环境对人体最大影响在于随着海拔的变高,空气的含氧量会低,大气压力也变低 。从实际情况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觉基本正常,没有明显反应;超过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逐步适应;一般人在海拔超过3000米后,容易开始出现高原反应,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应 。6000米以上的高峰都是喜欢挑战专业登山队去的地方 。是否会出现高原反应主要看个人身体状况 。
哪些人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1.贫血病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导致身体供氧不足,会引起疲劳感,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对于贫血患者而言,会加重体内的缺氧,引起高原反应 。
2.经常熬夜的人,因为长时间的熬夜,肝脏功能损耗过大,肠胃经常不适,到了高原上,会表现出心烦意燥,甚至会头痛 。
3.颈椎病患者,因为到了高原上,因为缺氧的时候就会供血不足,第一个反映出来的就是颈椎不舒服,同时也是高原反应前兆 。
4.心脏功能不全的人,这类人群也是发生高原反应可能性最高的,因为本身这个病就是供血不足,有许多并发症 。到了高原上,会加重病情,如果没有医生的建议或者带着药物,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
普通人是去高原要怎么应对?
1. 足量饮水:之所以把“饮水”提在这个位置,目的是要大家认识到在它高原适应中的重要性 。人到达高海拔后,脊髓会很快产生大量新红血球,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这些新红血球使血液变得粘稠;同时,由于空气干燥稀薄,呼吸加速,使体内水分丧失比平原快,这种脱水更加剧了血液粘稠 。一般来说,在高海拔每天至少应当喝4-5升水,并注意电解质平衡 。水分补充合理与否,可以尿量是否充分、尿液是否清澈、至少浅黄为判断标准 。
2.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坚强的自信心,对于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心不适十分重要 。要有一副平常心,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过于兴奋 。不要过于兴奋、冲动 。初上高原的朋友,尤其是乘飞机快速到达者,切忌看到高原、雪山,就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大喊大叫、奔跑跳跃 。这只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增加心肺负担,加重高原反应 。
3. 注意防寒保暖:高原天气特点是:气温低,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5-6℃;早晚、昼夜温差大,有些地区早晚温差可达15-20℃;天气变化快,刚刚还艳阳高照,很快就可能狂风大作,雷雨冰雹 。因此,在高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 。感冒会增加身体的耗氧量,有感冒就不要去高原地区 。
4. 合理膳食:在高原缺氧环境,人体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因而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功能较平原地区减弱,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 。在高原不宜吃得过饱,最好保持“七分饱”状态 。如果中间饿了,可以加餐或吃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零食 。
5. 适当运动: 初上高原,最好的适应方式,既不是原地不动,蒙头大睡,也不是大运动量到处活动,而应该保持一定的活动量,积极主动地自我调整 。比如,可以在驻地附近轻松散步等 。刚到高原时运动节奏、幅度、频率以及运动量一定要控制好,轻举缓动,海拔越高越要注意 。登山运动员的动作常常看起来像慢镜头一样就是这道理 。
6. 备好应急用品:现在预防高原反应普遍提倡三位一体,提前服用红景天(提前5到10天连续服用效果最佳)背包备上速达养做快速应急,无需提前服用,快速缓解高反的同时,有利于帮助高原睡眠 。最后不得已再上氧气瓶,吸氧有利于快速缓解高原缺氧,但容易产生依赖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