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子午流柱

一、什么是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
二、为什么叫子午流注:
从字面看,是因‘子午’、‘流注’而得名 。‘子’和‘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 。它们分别表示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是我国古代用来纪时、标位以及纪述事物生长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 。“流”、“注”两字,乃表示运动变化的概念 。顾名思义,子午流注就是时空和运动的统一,是中国古代人天合一理论在传统生命科学的体现 。更简单说,子代表阳,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注代表阴藏的过程 。子午流注遵循太阳变化的规律 。阴阳的变化展开为四象,就是太阴少阳太阳少阴,用四季做为代表符号,其功能分别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亥子丑为冬,依此类推 。人体的活动符合此规律时,身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有消耗也有补充 。如果破坏此规律,则只有消耗 。生命处于能量加速损失状态 。
三、了解子午流注的意义: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更简单说,子代表阳,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注代表阴藏的过程 。子午流注遵循太阳变化的规律 。阴阳的变化展开为四象,就是太阴少阳太阳少阴,用四季做为代表符号,其功能分别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亥子丑为冬,依此类推 。人体的活动符合此规律时,身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有消耗也有补充 。如果破坏此规律,则只有消耗 。生命处于能量加速损失状态 。
四、子午流注的内容: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
不同的经对应人体的不同的功能系统,比如小肠对应人体的吸收功能,并不是简单只对应实体的脏器 。【中医养生子午流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