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妈妈注意,不要忽视这5个关键点

哺乳妈妈最担心什么?有宝妈跟我说:这些我都明白,可母乳喂养还是太痛苦了 。母乳喂养不该是一件痛苦的事 。所谓标准的姿势、正确的方法,只是让母乳喂养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 , 不是决定性因素 。你的耐心、细心,信心,才是!
哭是宝宝表达饥饿最后的方式
虽然不会说话,但宝宝会有体现情绪的各种小动作,而且会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表现 。
例如饥饿 。
一开始,宝宝会吮吸自己的嘴唇或小手,告诉妈妈,该准备午餐了 。
可你光顾着做家务,没发现 。
于是宝宝就会有些烦躁 , 哼哼唧唧,呜呜哇哇 。
如果这时候你赶紧给宝宝送上大餐,小家伙虽然还有些小脾气,但基本不会拒绝 , 喂奶过程皆大欢喜 。
但如果你依旧只忙着家务,宝宝只好使出“杀手锏”——哭,来抗议 。
但从他嗷嗷大哭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你的喂奶要有麻烦了,宝宝不把情绪发泄完,怕是不会理你如何“心肝宝贝”的叫着哄 。
注重宝宝的感受
经常有宝妈问我:菌菌 , 喂奶的姿势都对,可宝宝就是不好好吃,为啥捏?
其实,根本的原因是 , 你的姿势虽然标准,但宝宝不觉得舒服 。
标准的哺乳姿势是从健康和科学的角度出发,是为了让宝宝舒服 , 但很多妈妈却只顾着姿势标准正确,却忘了宝宝的真实体验 。
宝宝不会说话 , 自然不可能告诉你,妈妈我不爽了,只能靠宝妈通过各种细节来自己判断 。
1. 确保宝宝挨着自己,避免宝宝因为距离远吃奶时费劲;
2. 确保自己没有把重量压在宝宝身上,让宝宝不堪重负;
3. 确保宝宝的头向后倾斜,避免宝宝下巴蜷缩影响吞咽;
4. 确保宝宝的耳朵、肩部和臀部保持一条水平线,避免宝宝因为身体伸展不开影响吮吸;
5. 确保让宝宝有支撑,可以适当利用孕妇枕或者哺乳神器帮助 。
识别喂养成功的信号
宝宝吃奶时很用力,而且时间长,一不让吃就哭,嘴巴还发出很大的声音,就是吃的香?
并不是!
宝宝的胃口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 如果跟同龄的宝宝相比,明显吃奶比较费劲或者时间长,很可能是因为——宝宝根本没吃到母乳!

哺乳妈妈注意,不要忽视这5个关键点

文章插图
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号
宝宝吮吸后,哭闹或烦躁情绪会慢慢停止;
拉开宝宝下唇时,可以看到舌头;
宝宝的下巴在缓慢的动,而不是快速的动;
听不到明显的“吧唧”声;
可以看到并听到宝宝有节奏地吸吮和吞咽;
喂养结束时 , 妈妈的乳头不会变平或变形;
当宝宝吃完奶后,看上去很满足,甚至会睡着 。
母乳喂养不成功的信号
宝宝嘴巴张大的角度很小 ;
宝宝下巴没有紧贴妈妈乳头;
宝宝的下巴在快速的动;
可以听到明显的“吧唧”声;
结束喂奶时,妈妈乳头变形;
母乳喂养后,宝宝依然烦躁或哭闹;
宝宝体重不增甚至下降 。
妈妈的感受同样很重要
妈妈的乳房要变成合适宝宝的“奶嘴”,需要经过反复的伸展刺激后变得松弛,在伸展过程中,有些牵拉的疼痛是很正常的 ,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伸展痛” 。
这种疼痛感在宝宝刚刚含住乳头的一刹那最强烈,然后很快就会减轻 , 基本上不会超过30秒 。
而且如果长时间保持正确喂养方式,妈妈是会有“快感”的 。
如果在母乳喂养时有乳头皲裂、乳房疼痛、溃烂甚至出血的症状,那一定代表着喂养姿势或者宝宝含住乳头的方式不正确 。
正确的母乳喂养不会痛苦 。
不要在意太多
“我的胸部太小,婆婆专门煮了各种催奶汤,可奶量还是不够怎么办?”
“长辈总说宝宝小是因为母乳没营养,吃不饱,要彻底进行人工喂养怎么办?”
“母乳喂养不成功,胸部还下垂,老公以后嫌弃我怎么办?”
……
母乳喂养的妈妈总是担心这,担心那,那殊不知你的这些担忧,才是母乳喂养不能顺利进行的根源 。
因为坏情绪,会抑制泌乳素的分泌,坏情绪越多,乳汁就分泌的越少,乳汁分泌的越少,坏情绪就加剧,从而陷入死循环 。
所以,母乳顺利的关键就是:
不要在宝宝没出生时,就担心自己没有母乳!
不要在别人说自己母乳不够的时候果断放弃母乳!
更不要担心胸部下垂,影响身材!
你要相信,母乳确实会对身材有影响,但经过后期的锻炼,你还会拥有魔鬼身材 , 但母乳喂养你的孩子,有可能这辈子只有一次体验的机会!
那种孩子吃饱后,在你的怀里打着嗝,你们母子(女)相视一笑的温馨,会是这辈子最亲密、最难忘的回忆!
【哺乳妈妈注意,不要忽视这5个关键点】 对自己的信心是最好的催乳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