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行的名义倾听生活

你喜欢旅行吗?旅行时的那份宁静那份心情飞扬的感觉你知道多少呢?其实旅行是一个很好的养心方法 , 你试过吗?
以旅行的名义感知生活
养生就是养心 , 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在心,旅行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养心方法 。最坚实的力量永远来自于心,精气神有了,外在的“形”就有了 。
旅行,随时能为你的内心注入一种能量,在旅途的过程中,能不断获得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新观点 , 内心也就更加豁达充实 。
这是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于她而言,旅行路途中发生的种种 , 带给她更多是内心的自我改变、对生命的感悟,以及践行“学会放下”的佛学智慧,也就这样通过一段段旅途,让她从中感知到了其内涵的真谛 。她就是竺蔚,一个集热情、义气、感性特质于一身的女子 。
【以旅行的名义倾听生活】未见竺蔚之前 , 很难想像一个从事着大学教师这样一份稳定工作的人,会爱上充满挑战与冒险的徒步旅行 。但当我见到笑声爽朗的她,当我们之间从正式的采访变成了倾听她讲述每一次旅行带来的感受,我在刹那间明白了旅行对于她的重要,似乎在某个不经意间,旅行就这样自然融入了她的生活 , 乃至生命 。
开启生活的正能量场
喜欢一个人或是爱上一座城,有时需要机缘,而如果要追寻竺蔚爱上旅行的答案,用这句话进行解释也同样恰到好处 。
《养生杂志》:你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爱上了徒步旅行?
李竺蔚:虽然在09年之前,自己也曾徒步旅行到过一些地方,但真正喜欢上徒步旅行,将其作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则是09年的一次登山,当时恰逢一段长久感情的结束,需要一个出口唤醒新的能量,停止内心“不断否定自己”的折磨 。有时候 , 恰恰是在看似“失败”的阶段,生活会出现新的转机,所谓“有失有得”,才是本质,生活不会永远在低谷 。
在3800米的九顶山扎营,陌生空旷的山顶,与世隔绝般,会觉得离灵魂很近 。夜晚因为睡不着,与两位友人在火堆旁烤着篝火发呆 。山顶万籁俱静,小雨停歇,眼前突然出现了夜深的云海,黑、灰、白相间交错,飘然缭绕,亦真亦幻,如同水墨画般漂亮,当时我们很有默契的都没有说话,三个安静的影子望着远方,任手机放着陈升独有的升式情歌《绿岛小夜曲》,恰逢此时,远处熄灭的火堆旁,有人吹起了口琴 , 琴声淡淡悠悠缓慢入耳,与夜、景、人、心,契合地无与伦比 。3800米的山上 , 星星点点的篝火,几个人,两条狗,加上飘渺的云海……这样的感觉,再美的词汇都已是多余 。而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遇到了强烈余震 , 离“5.12”地震中心带就20公里距离,生死瞬间 , 深刻感到个人的小情小调多么不足为恼 。
第二日天晴,云海、霞光、满山黄色的花朵,组成了一幅美如仙境的画面,我骑着一匹白马游走山间,更加感叹“人间美景,夫复何求”,世间还有更美更多的东西值得追求和接近,实在无须为生活中的小挫折小失败阻断了前进的步伐 。在九顶,我心被大自然打开了,豁然开朗 , 之后,开始了频繁的徒步之旅 。
《养生杂志》:许多人都说,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最容易遇到艳遇,你遇到过吗?你对于徒步旅行,有怎样的观点?
李竺蔚:旅途中艳遇肯定会遇见,因为路上遇见的朋友大都很有趣很友好 。但是对艳遇,我个人是比较不在意 , 因为对感情有些贪心,希望遇见的是一份稳定而长久的感情,路上的短暂艳遇,我自己还是不要触碰好了 。不过我提倡在旅途中要把心交出去 , 这样你的心才会有和陌生人、陌生的风景贴得很近 。关于旅途,我一直觉得像是谈一场恋爱,只有把心很诚恳的交出去 , 你才能享受每分每秒 。保守与开放是有尺度的,这是我的一种旅行态度 。
敬畏生命从这里开始
如果将竺蔚的每一段旅程都化为一个音符,那么我相信 , 由这些音符谱成的乐曲 , 一定充满着对生命深深的谦卑与敬畏 。从乐曲中,你一定能听出生命的美好与强大 。
《养生杂志》:如果请你推荐一个适合养生的旅行地,你会推荐哪里?
李竺蔚:老挝 。这个国家的气质很独特,一块时光雕刻的地方,有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 。这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度,所有人都知足常乐,笑地很纯粹 。夕阳西下,看到披着金黄色袈裟,撑着黑伞的僧人淡定地走过湄公河畔,会有种莫名的感动 。浓郁的法国风情与小乘佛教氛围的融合,可以让你随时随处都感受到浪漫和虔诚 。在湄公河边吹着河风喝着啤酒 , 看着蜷缩在路边猫狗 , 你会觉得,生活是可以慢下来的,可以与自然相契的很近很近 。
另一个让我愿意再去的地方是马来西亚的停泊岛 。我很喜欢安静的地方,与停泊岛也有缘,机缘巧合去了几次,而且它能让我内心放空,总是让我收获能量返回都市 。几年前去的时候,亚洲游客都很少,和岛上的人也成了朋友,甚至环境优美的海边别墅Shari-La resort也会给我特惠价格 。停泊岛现在的游客都多了 , 以前一直是背包客的天堂,有着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和水清沙细的海滩,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里没有旅行团的涉足,海水与天空映照,呈现出的深蓝、浅蓝等不同颜色的蓝,天人合一、浪漫无比 。夜晚在海边看漫天星光,耳边只剩下鱼跃海浪声,你能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停泊岛犹如其名,去过,心便留在了那里 。
《养生杂志》:在旅途过程中,遇到过怎样一些情景,会让你对生命更加的敬畏?
李竺蔚:在非洲肯尼亚的草原上,亲眼目睹群狮大战群牛的整个过程,让我感叹万分,万牛奔腾的场面至今让我热血沸腾 , 惊险有余,神奇的大自然生物链法则 , 不得不让人对自然、生命产生敬畏 。除此之外,在肯尼亚之行中,有个小细节让我很感动 。在地狱之门国家公园,我们的马赛人向导带领我们徒步穿越整个山谷,当我们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地貌时 , 他很虔诚的说:“我们可以走了,现在,让我们对上帝说,感谢你”,随后,他很虔诚地闭眼默念 。大自然,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敬畏和守护的 。
此外 , 在贡嘎山下,4300米的地方,住着一户藏族人家,简陋的帐篷里,老少一家人,我当时已经有轻微高反,很感叹,在呼吸都困难的高原上,一家老小可以长期简陋地生活着,你不得不感叹人的生存能力和顽强的意志 。
启迪心灵的一把钥匙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 何处惹尘埃”这四句话已不仅是越显枯燥的佛法教义,对于当今社会心态浮躁的人而言 , 如何学会感悟这一心态,学会放下似乎更是当下需要正视的问题 。竺蔚在她的旅行经历中收获,原来徒步旅行可以是这样一把充满魔法的钥匙 。
《养生杂志》:你认为旅行带给了你哪些方面的改变呢?
李竺蔚:首先是旅行的方式上 。以前的旅行,我到了一个地方就会尽情感受这个地方的一切 , 觉得一个人的时间有限,一个地方很可能没有机会再去,但停泊岛这个地方,改变了我的看法 。机缘巧合再次去的时候,当我把曾经和当地人的合影拿给岛上的朋友看,他们非常开心 , 对我很热情,让我享受到了VIp般的待遇 。我突然觉得,原来与一个地方的人产生了联系,有情感的延续,是很美好的事情 。另外 , 岛上人的简单生活也让我觉得生活是有多种模式的,不是非要有房子车子的追逐 。旅行 , 随时能为你的内心注入一种能量,在旅途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新观点,内心也就更加豁达充实 。
从心灵上来说,旅行生活让我心更宽、更豁达 , 也使我更加谦卑 。以前比较自我点,现在会更加谦卑,放得低 , 放地下,也会为别人考虑地更多 。
《养生杂志》:关于旅行,你追寻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
李竺蔚:如果路过之后 , 只带回美丽的风景或者奇妙的食物、各式的纪念品,那真的是另一种所累 。希望每一次,能将独特的体验转化成新的态度,才得以至简的丰盈 。这是我所求 。
《养生杂志》:你如何看待旅行与养心的关系?
李竺蔚:都市生活有时会让我浮躁,钢筋水泥城市沉浮久了 , 难免产生困顿 。你会有很多的角色,成为别人、社会需要的自己,有时会有迷失 。“在路上”是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好方法 , 让我内心慢了下来,用心感受细节 。大自然的魅力会让你获得内心力量,让你明白养心的重要 。只有豁达、平静的心 , 你才能更加坚定坦然地面对生活的琐碎 。
养生就是养心,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在心,旅行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养心方法 。最坚实的力量永远来自于心,精气神有了,外在的“形”就有了 。
现在养生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种生活修炼,都市人已经意识到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调心的重要,就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旅行不失为养生的一种好的方式 。
幽自己一默
幽默是一种优秀、健康的个性品质,可以帮助你很好地与人互动 , 像润滑剂一样缓解你人际关系中的紧张与僵硬,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得活泼起来 。
每次说到这个幽默这个话题,我就会想起一个朋友 。那次 , 我们几个朋友一起走在路上,大庭广众之下,那哥们儿居然被块石头绊了一跤 。我们都愣住了,直直地看着他——本来一直觉得他个子挺高,可就在他“扑通”倒地的那瞬间 , 我头一次发现原来他还挺长——当时那个尴尬?。?可这哥们儿竟然顺势翻身仰面躺在地上,很有喜感地松了口气:“哎,欠了这块石头的,这下终于还清了!”我们忍俊不禁 , 赶忙把他拉起来,围观的人也笑着散去了 。
遇到很糗的事情,来点儿幽默,反而会表现出一种难得的喜感和魅力 。我们总是在心里抱怨身边的空气太沉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紧张 , 生活中总出现尴尬的意外……想要改变这一切,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没事就幽一默!幽默是一种优秀、健康的个性品质,可以帮助你很好地与人互动,像润滑剂一样缓解你人际关系中的紧张与僵硬,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得活泼起来 。
每件发生的事件,其实都存在着无意识的能量?。际琶扛鋈说慕巧?nbsp;, 让置身其中的每个人的能量指向固定 , 比如吵架 ,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委屈 , 有时你觉得自己代表正义,这种感觉就是来自事件发生时的无意识能量场 。而当不愉快产生时,能量是凝固的,你会觉得自己很难冷静下来,而其他人也同样被负面的能量禁锢 。这时候,你会发现不管多么正确的理由 , 此刻都难以说服对方 。但幽默,可以打破这种凝固的能量,是一个迅速“打破状态——唤起快乐”的过程 , 使整个场的能量再次流动起来 。这不仅仅需要智慧的灵感,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勇气在瞬间转换角色,甚至彻底地否定掉自己固有的角色 , 拿自个儿幽默一把 。
开自己的玩笑,自嘲一下,永远是安全的方法 。毕竟,你都拿自个儿说事了,表现出一种低姿态,别人还怎么再好意思难为你呢?一个女同事,皮肤很黑 , 老被牙尖嘴利的办公室同事开玩笑 , 每次都心里很不爽 。后来,她发现一个绝妙的方法,就是主动打开话题 。比如“哎呀,跟老公去了趟海南,回来把两人胳膊一对比,那是牛奶和咖啡的差别?。?rdquo;同事闻此哈哈大笑 , 反而好心安慰:“没事 , 下次多涂点防晒霜,就会好些 。”时间一久,竟然很少有人再拿她的黑皮肤开玩笑,而大家的关系还更加融洽了 。
有人说 , 敢于拿自己开玩笑的人 , 并非是在拿自个儿讨好别人,而是出于心底的自信,出于对自己缺陷的接纳 。而那些“开不起玩笑”的人,其实介意的不是话语本身 , 而在于别人未经允许拿掉了自己的掩饰或者伪装 。但他不知道的是,正是这种介意,才更让他内心的脆弱和缺陷暴露在别人面前 。我们大都喜欢率真、大气的人,毕竟我们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那么点糗事,你装什么牛X啊,是不?
结语:你喜欢旅行吗?可以去各种地方旅行哦,畅享你的生活!(文章原载于《养生杂志》,刊期:2012.6,作者:程虹茹/格桑泽仁,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 , 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