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误区 牛奶喝太多反会缺钙

牛奶能够补钙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并不是喝牛奶越大补得钙就越多,喝牛奶越多反而会缺钙,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在这里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哦!不信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其实牛奶并不是喝的越多越好,事实上喝多了反而会缺钙,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误区一:牛奶补钙,可以当水喝
真相:每人每天300毫升最佳,过量摄入易缺钙 。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研究员刘爱玲博士为培训学员讲的《营养与健康》和《营养学基础知识》 , 她特别提到“牛奶喝多会缺钙”,还举了例子:
“我妹妹的儿子特别喜欢牛奶 , 每天至少喝个一两斤 。牛奶是补钙佳品 , 没想到,幼儿园期间,我的外甥因摔跤导致一次骨折两次骨裂,主要就是因为缺钙 。”
【喝牛奶误区 牛奶喝太多反会缺钙】所以说牛奶喝的越多并不是就不会缺钙 , 在生活当中大家一定要均衡营养哦!
刘爱玲博士说,牛奶含丰富的钙和维生素A和维生素B2,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还能预防骨质疏松 , 但摄入过量反而会引起缺钙,“因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适当的蛋白质易于钙吸收,如果摄入过多,就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导致钙流失,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毫升 , 或者食用其他相当量的奶制品 。”
误区二:喝牛奶肠胃不舒服,那就喝奶饮料
真相:两者大不一样,可换成酸奶等 。
常听人说,最不喜欢喝牛奶,“太硬”,不吸收 。其实,这是乳糖不耐受性 。刘爱玲博士说 , 很多中国人的消化道缺乏乳糖酶 , 而牛奶含有大量乳糖,这就会在消化时引起各类问题 。
“这类人群可以用一些低乳糖奶制品替代 , 比如酸奶、奶酪、低乳糖奶等,避免空腹喝奶,可以少量多次饮用,并搭配些馒头、面包等食物 。”
营养均衡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 大家千万不要贪图省事就忽略了自己的健康,补钙并不是靠喝牛奶就完全可以的 。
刘爱玲博士强调,不少人觉得奶类饮料含有大量的牛奶,口感和味道都好,可以代替牛奶 , 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 因为两者的营养成分有很大的差异 。
区别饮料和奶制品,可以看营养标签的蛋白质含量,牛奶和奶制品多在2.5%以上,而在1%左右的多是饮料;配料表中 , 首位是牛乳的多是牛奶或奶制品,最前面是水、白砂糖等,多是饮料 。
误区三:动物肝脏“有毒”不能吃
真相:肝脏和血都补铁,每周可食用一两次 。
早在几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教授曾指出:“人群铁缺乏成为全球三大微量营养元素缺乏之首 。”在中国,缺铁和缺铁性贫血人群也很庞大 。
缺铁该怎么补?刘爱玲博士说,动物的血和肝脏是补铁佳品 。
有人认为,肝脏等是排毒的,毒素大,对身体不利;也有人觉得动物肝脏等胆固醇太高 , 不能吃 。
刘爱玲博士说,肝脏排毒,但其本身也在代谢,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可怕,而人体的胆固醇 , 80%是内源性的,而且并没有科学依据能证明后期摄入的胆固醇与冠心病等有关系 。
“建议每周吃一到两次动物的血或内脏,每次控制在25克—50克 。”刘爱玲博士说,另外,大豆、黑木耳、芝麻酱、瘦肉、蛋黄、干果等也都是铁的良好来源 。
误区四:不爱吃水果就榨汁
真相:果汁不能替代水果 。
现代人都知道吃水果的好处 , 但有人偏偏不爱吃 , 榨汁机被发明后 , 很多人选择把水果榨汁喝掉 , 觉得简单方便 。
刘爱玲博士的讲座上特意强调,鲜榨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
她说,大多数榨汁机都是有过滤功能的,这样的果汁口感更好,但这一过滤,就把水果中大部分膳食纤维破坏并滤出去了 。
而且,水果的维生素含量丰富,接触空气后会被氧化,榨汁的过程中,水果大面积暴露在空气里,很多营养素都会因氧化减少 。
特别是给小孩子榨果汁的,孩子们不咀嚼,嚼东西能力发育慢 , 对牙齿的发育也不好 。
所以,每天定量吃水果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每天应摄入水果200—400克,儿童摄入量要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
结语:对于牛奶喝得越多就不会缺钙这个误区大家看了上述小编的介绍都有所了解了吧!以后在生活当中,如果大家想要补钙的话除了喝牛奶还要多吃一些其他补钙食品来均衡营养哦!

    推荐阅读